一般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是按失效件的外部形態特征來分類的,大體包括:磨損失效、斷裂失效、變形失效和腐蝕與氣蝕失效。
對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礦山機械中的許多遭受二體磨損機件,主要是選擇合適的耐磨材料,優化結構與參數設計。對所有機械設備中可能遭受三體磨損的摩擦副,如軸頸與軸瓦,滾動軸承,缸套與活塞,機械傳動裝置等,應設法阻止外界磨料進入摩擦副,并及時清除摩擦副磨合過程中產生的磨屑及硬微凸體磨損產生的磨屑。\
當摩擦副兩接觸表面做相對滾動或滑動時,周期性的載荷使接觸區受到很大的交變接觸應力,使金屬表層產生疲勞裂紋并不斷擴展、引起表層材料脫落,造成點蝕和剝落,這一現象稱為表面疲勞磨損。
降低摩擦表面粗糙度和形狀誤差,可以減少微凸體,均衡接觸應力,提高抗疲勞磨損的能力。接觸應力越大,對加工質量的要求也越高。
確定零件的失效原因時,應對零件的材質,制造工藝,載荷狀況,裝配質量,使用年限,工作環境中的介質、溫度,同類零件的使用情況等作詳細的了解和分析,再結合斷口的宏觀特征、微觀特征,作出準確的判斷,確定斷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上一條:護欄打樁機需要進行哪些檢查工作 | 下一條:公路護欄打樁機在施工現場協調的重要性 |